便便可以反映身體狀況,觀其顏色,察其形狀,已經反映到你的健康狀況。學識了,下次就記得先觀察後沖厠!每天都可以自我檢查健康狀態。
<顏色篇>
正常的便便是茶色,如果出現不同顏色就應該提高警覺,因為這不僅反應體內臟腑的異常,也可能是罹患大腸癌的先兆。若顏色持續有異,就應諮詢醫生的意見。
便便颜色 | 身體狀態 |
茶色 | 正常便便,消化系統運作正常 |
深褐色 | 胃腸有點老化,要小心慢性病。又或是吃得太多肉太少菜了,想保持正常顏色就需飲食均衡 |
灰白色 | 留意肝膽系統有問題,如果膽道阻塞,膽汁便無法排到腸道,肝藏受損大便亦會白色 |
暗红色 | 下端小腸或大腸可能有出血現象,顏色越鮮紅,代表出血點越接近肛門口,如痔瘡、肛裂、瘜肉、腫瘤等。不過吃過紅肉火龍果或紅菜頭亦會使大便變紅,別嚇懷自已 |
黑色(瀝青便) | 上消化道出血,例如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。此外,攝取大量紅肉或吃過藥物如鐵劑、保健品如綠藻等也會出現黑色便便 |
第一型: | 一顆顆硬球(很難通過) | 便秘 由於在腸內停留的時間太久,水分被腸過度吸收所致。水分攝取過少或腸道老化、益菌、纖維攝取太少都會引起。 |
第二型: | 香腸狀,但表面凹凸 | |
第三型: | 香蕉狀,表面有裂痕 | 理想的便便形狀(尤其第四型是最容易排便的形狀) 腸道的狀態良好。如果水分稍多,大便會比較長,並呈捲曲狀 |
第四型: | 像香蕉或蛇一樣,且表面很光滑 | |
第五型: | 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(容易通過) | 肚瀉 消化不良、腸道不健康、好壞菌比例失衡,又或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腸疾病都會引致肚瀉。建議盡早求醫 |
第六型: | 粗邊蓬鬆塊,糊狀便便 | |
第七型: | 水狀,無固體塊(完全液體) |